光緒三十四年十月二十日,年已73歲的慈禧太后,剛剛在頤和園度過「萬壽節」,由于突患急性痢疾,此時的光緒又病重,她預感可能來日無多,于是抱病頒布懿旨:「醇親王載灃之子溥儀,著在宮內教養,并在上書房讀書。」
其實,這時候慈禧如果不做決定的話,各方勢力都會蠢蠢欲動。因為當時光緒病重,對于很多近臣而言,不是秘密,大家都清楚。光緒沒有子嗣,誰能成為下一代國君,遠遠比光緒的病更讓人關注。
慈禧太后之所以不立長君,大概在于她認為自己不會早死,而溥儀的生父載灃生性懦弱,順從聽話,這樣她就可以在背后繼續操縱朝政 。
慈禧太后下令后,向來懦弱的載灃聽完,如五雷轟頂,手足無措,不知該怎麼辦才好,只是反復念叨說:「溥儀尚且不足3歲,不足3歲.
.....」慈禧馬上厲聲說道:「這是天意,明天你只管帶溥儀進宮。」
載灃拒絕不成,只能跪地領旨謝恩,從載灃的角度來講,先是哥哥光緒被慈禧選中當皇帝,現在又是自己的兒子被選中,載灃對此是感到驚恐至極的。
當年,慈禧選擇光緒入宮繼承同治的皇位,光緒的父親奕譞著實被嚇著了。「倉促間昏迷罔知所措,致觸犯舊有肝病,委頓成廢......」這是《清史稿》里的關于光緒被選入宮時,對奕譞反應的記錄。
光緒當初也是這麼被送進宮里去,在宮里活活地被折騰了三十多年,此時馬上就要撒手人寰。都說當皇帝有享受不盡的榮華富貴,可只有這些天潢貴胄們才知道其中的辛酸。
光緒的命運載灃是知道的,把不滿3歲的幼子送到宮里,等同于送到火坑里,載灃舍不得,完全在情理中。
但是他不敢違抗慈禧太后的懿旨,這天傍晚,載灃和軍機大臣、內監一起,帶著慈禧要溥儀進宮的懿旨回了府。
當時的溥儀僅僅有兩歲零九個月,虛歲三歲。讓一個不滿三歲的孩子離開自己的家,這種痛苦是溥儀本人和醇親王府都難以接受的。
所以,當天傍晚,醇親王府里發生了一場大混亂。其中,一聽說溥儀被選為皇位繼承人,載灃的生母劉佳氏反應最為激烈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