許多去故宮游玩過的朋友都聽過有這樣一種說法:「在故宮里千萬不能走回頭路,否則就會遇到不好的事情!」而且這個傳聞被傳得神乎其神的,仿佛親身經歷過一般。
這句話咋聽上去,著實是讓人毛骨悚然,那麼在故宮里為什麼不能走回頭路?走了會怎樣?又會發生什麼不好的事情?對此疑問,專家們給出了專業解答:
北京故宮是我國明、清兩代的皇家宮殿,被譽為「世界五大宮」之首,也是世界文化遺產中的一部分。
它是由明成祖朱棣在公元前1406年,以南京故宮為藍本興建的皇宮,古時稱其為「紫禁城」,現在叫做「故宮博物院」。
公元1924年,馮玉祥發動「北京政變」,將末代皇帝溥儀逐出紫禁城,并于第二年成立了「故宮博物院」,對外開放,平均每年接待中外觀眾600~800萬人次。
北京紫禁城的占地面積稍微小于南京故宮,但建筑物更多,規制也更為緊湊。
眾所周知,古人取名字都很講究風水和陰陽八卦的,無論是人名還是地名,都是經過幾番斟酌之后才確定的,「紫禁城」這個名字也不例外。
其中的「紫」字是指居于天地中心的「紫微星」,就是「北斗星」,它的四周由群星環繞拱奉,并不是大家所認為的紅色城墻。
有的朋友又問了,那為什麼不叫「紅禁城」呢?
因為古人認為紫色是很尊貴的顏色,對于紫色十分崇拜,為什麼呢?其實原因很簡單:
第一、紫色價格昂貴;
古代染色技術水平很低,而紫色物品主要是用紫草根的枝葉染成,后期還需要進行固色處理,制作過程非常不易,因此紫色價格十分昂貴。
第二、紫色代表身份尊貴;
大家在古裝劇中經常能夠看到許多朝代的皇親國戚,都會穿著紫色的朝服來顯示自己的身份尊貴。
因此「紫禁城」的第一個字取為「紫」字,代表著身份尊貴。
還有,天帝是居住在「紫微宮」中,古人講究「天人合一」,而人間皇帝又自詡為受命于天的「天帝之子」,其居所理應與「紫微宮」媲美相對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