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起匈奴,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漢武帝時期,因為漢武帝對戰匈奴的戰績實在是太過耀眼了,光是衛青、霍去病兩名大將就已經穩住了漢朝的半壁江山。而事實上在這兩員大將橫空出世之前,匈奴依舊是漢朝的心腹大患,甚至一度猖狂到給漢武帝下了戰書。
這封「天心取米」的戰書,曾經讓漢朝上下都束手無策,誰料最后竟被宮中一小吏化解了這次危難,在受到漢朝回復的戰書之后,匈奴竟然就這樣被嚇退了,這中間究竟發生了什麼事?這位小吏是怎麼化解這次危難的呢?
前面說過一說起匈奴,大部分人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漢武帝時期,但其實匈奴對中原王朝的威脅已經存在了很久了,早在秦朝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后,匈奴就一直都是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。
不過匈奴并不是憑空出現的,匈奴的歷史追究起來還與中原王朝有很大的關系,大家都知道,在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前,天下諸侯國之間的戰亂是非常頻繁的,而匈奴人的祖先正是在這些戰亂中被迫逃離故土,逃到草原上的一些王室后裔。
那個時候的草原可不像我們現在有基本的生活設施,在草原上資源是非常匱乏的,但為了保命,他們只能在草原上安身立命,經過長時間的發展之后,草原部族也就慢慢建立了起來,他們也摸索出了一套適合草原的生存之道
。
不過草原的資源永遠是一個很大的問題,所以在自身的生活穩定之后,他們就開始把目光投向了中原王朝,雖然匈奴的先祖一樣是中原王朝出來的人,但經過這麼長的時間,匈奴早就已經從心底里認為自己與中原王朝是不死不休的關系了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